预告:学习民法典,认识公益组织财产属性和财产权利

未分类 7 月 4, 2020


 

公益组织献身公共利益事业,以我们每个人的福祉为努力的目标,自然更离不开民法典。在上一讲,我们已经和大家探讨了公益组织学习民法典的必要性,和大家分享了我们对民法典六个基本原则的理解和体会,与大家一起探索了公益组织的非营利法人身份。今晚8点,公益人,一起学习民法典系列课程的第二讲将如期上线,这一次我们想邀请大家与我们一同学习公益组织的财产属性和财产权利。


公益组织以服务公共利益事业为宗旨,但服务公共利益绝不仅仅是喊两句口号那么简单,最终总是要落到实际活动上来。要进行实际活动,就离不开财产。公益组织收到的捐赠、公益组织持有的资金、开展公益活动会用到的物资等等,这些都是财产。可以说,离开了财产,公益组织的活动将无法开展。不论是最普通的日常公益活动还是创新型公益项目,其中涉及到的财产本身的性质、这些财产与公益组织的关系,都是公益组织需要关心的问题。而民法典对于这些与财产相关的问题都是有明确规定的。


了解民法典中关于财产属性及财产权利的规定,就是掌握与财产相关的规则,而只有把握了规则,公益组织才可以做到游刃有余。首先在日常公益活动中做到不违法、不吃亏,再从这些规则出发,探寻公益项目创新的可能,找到新的发展方向,走出为公益慈善事业添砖加瓦的新路径。

今晚八点

公益人,一起学习民法典第二讲:

“公益组织财产属性和财产权利” 

将准时与大家见面

请关注致诚社会组织

千聊直播间

由何国科律师和王延斌律师

与大家分享

民法典中与公益组织及其财产相关的内容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直播间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致诚社会组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