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号:(2019)云09民终82号
(当事人信息为化名)
蒋大勋于 2015 年 4 月 17 日接受某行业协会的聘任在该协会处担任副秘书长一职,约定月工资 5000 元人民币。2015 年 9 月 12 日,该行业协会通过《协会第三次常务理事会决议》, 决议通过关于解聘协会副秘书的议案,并由秘书长电话通知副秘书长被解聘的消息。2016 年 1月 6 日,该协会会长办公室会议作出决定,解聘协会秘书长,秘书长工作由副秘书长蒋大勋代理负责。蒋大勋在该行业协会最后工作至 2017 年 2 月。
行业协会拒绝向蒋大勋支付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2 月的工资,理由为协会已经通过 《理事会决议》于 2015 年 9 月解聘了蒋大勋,会长办公室于 2016 年 1 月作出任命蒋大勋为 代理秘书长的决定无效,协会与蒋大勋的劳动关系已于 2015 年 9 月解除。蒋大勋遂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协会支付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2 月的工资。仲裁委做出裁决:协会应支付蒋大勋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2 月的工资人民币 60000 元。
协会不认可裁决,诉至法院。
一审法院认为,劳动者的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本案中,蒋大勋提交的证据能够证明在该行业协会处 工作至 2017 年 1 月 31 日,协会与蒋大勋之间存在真实的劳动关系。协会诉称蒋大勋已于 2015 年 9 月 12 日被解聘的事实,没有提交充分的证据予以证明,一审不予认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由协会向蒋大勋支付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2 月拖欠的工资 60000
元裁决有事实及法律依据,一审予以支持。一审法院判决公司于判决生效后 15 日内一次性向蒋大勋支付工资人民币 60000 元。
协会不服,提起上诉,请求撤销一审判决,依法改判协会无须向蒋大勋支付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2 月的工资。
主要理由为协会认为 2015 年 9 月的《理事会决议》已经解聘了蒋大勋,双方劳动关系 应于 2015 年 9 月终止。
二审法院认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协会以 2015 年 9 月 12 日由常务理事会作出并表决通过《协会第三次常务理事会决议》予以解聘蒋大勋,同时由秘书长电话通知,蒋大勋与协会自 2015 年 9 月 12 日已解除劳动关系,未对已解除劳动关系进行举证,应承担不利后果。
综上所述,协会的上诉请求没有事实及法律依据,本院不予采信。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判决结果并无不当,本院依法予以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案的主要争议焦点在于:行业协会关于罢免秘书长的《理事会决议》能否作为解除劳动关系的依据。
行业协会的组织架构与普通公司在组织架构上略有不同,常务理事会通 常情况下是各行业协会的常设机构,选举和罢免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是常务理事会的主要职能之一。但在法律上,会长、秘书长与协会之间首先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资关系,协会的《理事会决议》仅仅是协会内部自治的会议文件,对外并不具备约束力。就本案而言,理事会在行使章程规定的职权时,若想要具备法律效力,除了按照内部自治程序开会做出决议外,还应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关于解除劳动关系的实体及程序要求进 行。
实体上:协会应当有相应的合理、合法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经过了民主程序;规章制度应对罢免会长、秘书长的情形进行详细规定;被罢免的会长、秘书长有符合规章制度罢免的事实。
程序上:应当通知工会;向被罢免的对象说明理由并通知对方。此处通知建议采用书面形式。
未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实体及程序内容进行解除劳动关系并固定相应证据是用 人单位常见的败诉点之一,作为与普通公司略有不同的行业协会在这点上更加需要注意, 不能简单认为协会内部的自治性文件具备对外约束力而忽视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最后导致败诉结果。
作者:
致诚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