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筹款,是公益组织的一件大事
是公益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随着社会发展,全国公益组织筹款数额不断增加
通常我们理解公益组织的筹资是捐赠
很多公益组织也非常依赖捐赠
我认为捐赠固然重要
但是对一家草根的公益组织来说
靠捐赠很难维持机构可持续、长远的发展
那么就需要突破认知
公益组织的筹款不仅仅是接受捐赠
对外募捐、慈善信托、投资理财、政府资助、服务收费
这些都可以成为公益组织的筹资的渠道

公益组织筹款并不容易
面临诸多挑战
如何设计筹款项目?
项目是否吸引捐赠人?
如何维护捐赠人?等等
同时,公益组织筹款也面临法律风险
比如,看看下面这些案例
A是机场仓库管理公司保管乘客遗失物
A找到你,对你说
“我们仓库有一批物资价值100多万赠给你做公益吧”
作为机构负责人,你该怎么办?
银行B找到你,对你说
“银行推出一款理财产品,年化率7.8%,买点?”
作为机构负责人,你该怎么办?
企业C找到你,对你说
“你们设计产品特别棒,一起合资成立一家文创公司”
作为机构负责人,你该怎么办?
企业D找到你,对你说
“推广产品,想用你机构宣传,卖出去多少,捐赠20%”
作为机构负责人,你该怎么办?
这些问题,既是业务问题,也是法律问题
如果不懂法律的边界,不知道操作的规则
那么机构就面临着不可预计的法律风险
我们需要考虑如何规避这些问题

作为一名专职从事公益组织的法律服务的律师
这些年以来,一直帮助公益组织填坑
帮助公益组织识坑,避坑
核心就是想提升公益的法律能力
让我们“弱小但伟大”的公益组织
有能力对对抗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
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
承蒙
援助西藏发展基金会青年文创专项基金邀请
2018年10月28日(周日)
14:00-16:00
将在杭州西溪湿地国家公园周家村入口丁香圃
开展一次公益沙龙
“公益组织筹款法律能力建设及筹款伦理”
江浙地区的公益组织,欢迎你们参与

报名链接,扫描二维码报名

何国科,北京致诚社会组织发展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律师。
●专职从事非营利组织的法律服务工作,受民政部、北京市民政局邀请参与社会组织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
●受民政部门委托或社会组织委托,处理过二十多起社会组织相关案件,给超过3000多家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开展法律实务培训。
●受政府委托完成《社会组织立法政策报告》的课题报告,编写《中国基金会法律风险报告》《基金会法律实务案例指南》等著作。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致诚社会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