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法律实务案例指南(初稿)》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8年4月27日上午,由北京致诚社会组织矛盾调处与研究中心&北京易孚泽公益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基金会法律实务案例指南(初稿)》专家研讨会于在北京市民政局六楼资源配置大厅召开。

北京市民政局社团办基金会管理处处长雷承佐、北京市民政局慈善工作处处长杨莉萍、中国基金会论坛副秘书长谭红波、社会组织领域著名律师王胜利、郭然、北京加速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李鹏、北京億方公益基金会项目主管康辉、北京瑞森德社会组织发展中心岩松、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王志军、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杨思斌、以及基金会代表魏雯、崔梦莹、马金花、胡格菲等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项目是北京易孚泽公益基金会“春晓”计划,“春晓”计划实施到现在,已资助了8个单位开展活动,也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能够帮助各公益机构合法、合规、合理的开展活动。项目立项以来,得到了民政部门以及公益领域的专家和律师们的肯定和大力支持,从立项研讨会至今两个多月的时间,案例编写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本次研讨会主要就《基金会法律实务案例指南(初稿)》案例是否齐全,是否还需要补充,目前案例是否妥当,以及后续如何宣传和推广的问题开展讨论,听取各位领导及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基金会法律实务案例指南》项目负责人何国科律师,向大家介绍了指南编写的基本情况,随着基金会领域法律政策的不断完善,基金会从业人员对法律政策学习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为了让基金会从业人员能够全面的掌握和了解法律政策的规定,以案例的方式编写普及基金会在操作过程中法律实务问题。
《指南》编写定位是从实务角度出发,通俗易懂,能解决基金会目前面临的实际和具体问题。比如关于发起人的问题,以前相关的普法书籍没有提到,那么《指南》就根据实务层面的问题,给出意见和建议;比如公益性的问题,我们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之下,给出律师的意见和建议。
《指南》在案例编排方面包括:内部治理8个,信息公开3个,捐赠募捐10个,保值增值5个,慈善信托 2个,政府购买服务3个,劳动纠纷2个,志愿者纠纷5个,基金会知识产权保护 1个,非营利组织免税 1个,项目开展2个,对外合作2个。将进一步补充案例: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案例1个,基金会涉及跟境外机构合作案例2个,商标保护的1个等。
李鹏、王胜利、郭然、谭红波、康辉、岩松、杨思斌、胡格菲分别代表基金会、法律界、基金会行业,第三方支持机构等对《指南》做进一步修改提出了专业宝贵的意见,大家普遍认为《指南》价值和意义很大,很接地气,很务实,但还需要从编排的逻辑上做进一步梳理,对案例做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

北京市民政局社团办基金会管理处雷承佐处长建议,首先就基金会现在面临的问题作出陈述,其次充分肯定了手册的作用以及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随后就手册得的框架和内容提出建议,第一,建议内容需要重新归类,架构的调整,目录和内容不太一致,避免重复;第二,建议增加一些关于变更地址,办理税务,注册资金,公开募捐,重大决策以及监管措施,政府部门如何进行处罚的案例。

北京市民政局慈善工作处杨莉萍处长提及,基金会现在面临的问题也是政府职能部门急切想要解决的事,曾有些新成立的基金会找到他们工作处,想知道基金会能做什么、怎么做?新出台部门规章和政策让非法律专业的基金会很难正确把握,此时编写手册很有意义、受众会很广。建议进一步完善,更容易推广,让权威部门把把关。
本次的研讨会专家以及政府相关负责人给出了很多务实建议,相信这些建议会让《指南》更加完善。中心&易孚泽基金会希望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能帮助基金会提高自身的法律能力,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致诚社会组织













































































